通常,一名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从业经历的讲师,总是更容易得到机构或客户的认可,这是常识。
但正因如此,它可能影响了我们对讲师作为一种职业及其角色、技能构成的系统性思考。
讲师不是要自己做得好,而是要让学员做得更好。
或许你会问:讲师连自己都做不好,怎么可能让学员做得更好呢?
别急!我们还是从几个方面来展开探讨。
【讲师的角色】
做一名讲师不容易,至少你要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所谓讲师要教学员,首先要自己会或有经验。这种认知还停留在“师傅带徒弟”的阶段。
其实,讲师至少要扮演四种不同的角色:一是老师,把你理解的内容讲解出来;二是专家,针对学员的问题或困惑提出建议;三是引导者,让学习活动真正的发生在学员身上,并不断地引向深入;四是教练,如何创造性地激活学员自身的智慧。
如果你承认“师傅带徒弟”模式,那讲师至少应是专家,这没的说。但专家未必能够把技能“传递”好,因为这个师傅并不见得懂“学习”。
中国文化在教学中偏重于“悟”,悟是最不可靠的,真正的学习应是一个经过认真设计的过程,不单单是你懂、你会就能达到的。你越是对“如何学习”有深刻的理解,你就越觉得教学的真功夫不在自己会,而在如何让别人会。
举个例子,比如我要讲一个专题《什么是管理》,学员都是企业的管理者,你说该怎么讲?
是不是上来先自我介绍一番,本人在世界500怎么怎么样?管过什么事,做得有多牛?等等等等,这些可能在某些场合奏效,但很遗憾,这不是开启“学习”,做报告可以,教学却不行。
我们对照上面的讲师角色,简单设计一下“教学”的“过程”。
既然是讲“管理”,既然学员都是管理者,那可以肯定的一点,“管理”就在学员的“身上”。
第一,让学员进行分组,然后每人列一列近期的自认为的“管理工作”,然后小组内讨论,然后再各组间交流。注意,此时你更多担当的是“引导者”的角色,你的责任是让学员动起来,投入到“学习”之中。如何让学员“动起来”,如何让学员更好地“动起来”,这就需要不同的引导技术。
第二,你对学员的讨论成果做一个总结,然后把教科书上的“概念”写出来,讲一讲,这算是个系统化的过程。此时,你更多担当的是“老师”的角色。
第三,学员会对如何提高管理能力,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式的问题,此时,你利用教练技术,通过高效的提问,创造性地让学员自己去挖掘解决方案。此时,你便是教练的角色。
第四,直接调取你自己的从业经历与经验,解答学员的问题,你就是专家的角色。
好了,四种角色大概说清楚了。
问题是,为什么中国的机构、客户、学员更偏好“专家”呢?
这与中国的教育有关,近三、四十年,“应试教育”害死人!
我们从小学到大学,我们的教育引导我们要的是正确答案,要的是解题方法,要的是灵丹妙药,而不是自己的思考过程。
从小升初到中考,从中考到高考,从课上到课余。我们的孩子除了解题还是解题,除了训练还是训练。我们弹钢琴不是为了理解与幸福,而是为了考级加分,仅此而已。
长大后,当有一天我们需要“培训”时,我们已经搞不明白何谓“学习”,我们乐于高人指点,而不乐于自我思考。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而真正的“学习”是开启你自己的智慧,不是拿来主义。
【管理的构成】
由于我是一名管理学科的讲师,我只能拿“管理学科”说事儿。
按明茨伯格在《管理者,而非MBA》一书中对“管理”构成要素的描述,管理的核心是“实践”,它是由“知识、技能、艺术”构成的。
管理做为一门学科,肯定有其自己的知识体系,这些就是所谓的“知识”;管理也包含一些技能,如销售技巧,这便是“技能”;管理的对象是人,与人打交道,你得懂“人心”,这便是“艺术”。
如果上述这种简单的划分成立,那么,从研究角度讲,管理课程也有三类,即:知识类、技能类、艺术类。当然,实际上每一门课程不可能完全不包含其它要素,只是三个要素侧重不同而已。
五、六年前我曾根据明茨伯格的管理构成分类法,提出一种培训的SAC模型,里面有详细的论述与讲解。这里不重述,仅从“学习”或“教学”角度引来说明。
比如,你的课程是偏重“知识”的,对讲师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告诉你吧,是讲正确。不是讲得眉飞色舞,也不是讲得学员热血沸腾,而是讲对了。
如果你的课程是偏重“技能”的,又该怎么评价呢?简单,只需看一看课上是否让学员“训练”。老师可能也是个二把刀,但这是技能,技能只能靠大量的训练来达到。学过开车的人最清楚,开了几年后,或许你的驾驶技术比驾校的很多师傅强。
再如你的课程是偏重“艺术”的,你怎么对待?没啥对待的,就讲讲你的体验即可。这种课程才最需要讲师的经历与背景。比如,你讲“婚姻与家庭”,结果你连一次对象都没搞过,也没成过家,讲出来,一定没人信,就这么简单。
一般来说,EMBA、MBA课堂请来企业的CEO讲一通,那不是让你掌握“知识”的,也不是让你训练“技能”的,而是让你体验、感悟“艺术”的。艺术真的需要感悟,如果你情商太低,那还真不成。
所以,学科的不同、内容的不同,对讲师的要求有很大区别。
经历、经验固然重要,但并不是全部。
对于机构或客户而言,通常非常希望讲师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,而对讲师的“如何开启学习”、“如何研究所讲专题”、“培训自身的经验与技能”却看得没那么重要,这才是我想指出的重点。
如果非要做个总结的话,那我想对如何挑选讲师提几点建议:
一是,不同的主题或内容,对讲师行业背景的要求有极大的差别。
二是,学习的能力,越是对自身学习能力有信心,越不需看重讲师的行业背景。
行业背景带来的除了业内经验外,最大的价值是共同的语言。说白了,就是会说“行话”、了解“行规”。其实,这些很容易学习,你告诉给讲师,讲师就理解了,只是你会觉得“讲师怎么连这也不懂!”。
真正的学习,是学员之间的交流,这非常有价值,所谓团队学习。真的绩效是学员离开教室,关键是你想怎么“用”。而团队学习就不存在外行不外行了,越是自我学习能力弱的客户,倒是越需要高人指点式的拿来主义。
其实,正是我们对“培训”认知的不成熟,才导致我们选择讲师的抓手,一是看经历,不管他当初做得如何;二查网络,不管他是真是假。
培训,是该认真搞明白什么是“学习”、如何去“学习”了,即“学会学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