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、Jim:
你们好。
昨日交流时间有限,加之语言障碍和口语文化背景的差异,使得沟通效率与效果受到很大影响,我的英文太烂,十分影响沟通,非常惭愧。
今天下午没课,回到家想了想,沟通不畅憋在心里难受。于是,决定再写点补充文字,供你们参考。
没有刻意梳理要表达的逻辑,基本上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,见谅。
1、中国管理教育的瓶颈在教师
我非常同意Jim的观点:中国管理教育的瓶颈在教师。
昨天的沟通,Jim花了很多时间、例子用于阐述他的上述看法,如:学生课前不去阅读案例资料、课中缺少发言意愿,他认为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与要求去改变,我完全同意。
之所以我要再次针对这一个问题做出说明,是因为从Jim使用时间上(很多),我担心他有一种误解,即我在逃避问题的核心或者没有得出教师是核心的结论。其实,我完全赞同他的判断与观点,只是我觉得当下在教师身上目前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。
2、解决教师问题的难点与障碍
为什么解决教师的问题如此困难,这要回到中国的实现。
让教师做出改变,需要三个条件:意愿、方法、能力。
我觉得方法与能力都没什么问题。例如,毅伟的案例教学就是非常棒的一种方法,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初就出版了三本毅伟的案例教学方面的书(主要作者之一是:迈克尔·R·林德斯,Michiel R.Leenders),可惜很多教师别说读,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三本书。我在培训界混少说也有十多年,我深知那些培训技巧对高校教师而言,根本没有什么能力上的障碍。
那么,核心问题就归于“意愿”。没错,中国高校教师在自身改变上的意愿不足。
为什么呢?难道把课讲得更好,得到学生们的认可,不是一件非常开心并且非常有成熟感的事儿吗?逻辑上是这样,但这需要一个基础,即经济基础。
中国的高校教师与国外相比,不用说社会地位,就单说收入就有非常大的差距。简单讲,中国高校教师的收入无法保证他有尊严地、心平气和地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对于低收入国家或教师阶层,首要考虑的仍是生存,至少是让家人如何更幸福。
而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,你只有沿着现有评价标准去努力。于是,教学这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高校反到成了非常不重要,你课讲得再好对评教授职称基本没太多的影响。争科研项目、争职称、争博导、争一官半职,这才至关重要。如果放弃这一切,意味着冒着非常大的风险,除非你在现有体制之外找到存在价值,完全可以不依靠学校而活着,并且活得开心、真实、幸福,但这毕竟是少数,不是常态。
同时,如此“潇洒”的教师还必须承受“羡慕、嫉妒、恨”。你眼中如牛粪般而不屑一顾的形式主义的“科研”与“教学改革”,在适当的时候会拿来说事儿,打在你身上,再踏上无数双脚,不为别的,就为了让大家解解恨。这些,如果你无法承受与放下,你就难以思考真正的改革!
所以,我的结论是:目前此问题无解!
一个可笑的现实是,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的管理机构也深知这个现实,他们为了让教师对教学更投入与认真,唯一的办法就是盯紧了,例如:让教师写教学任务书、教学计划书之类的,但依我见,这恰恰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。
国外教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尽管也受到管理缺席的约束,但整体上讲,我认为是有自主权的。学校把这门课程交给教师也放心,教师也会自己去努力不断改进讲得更好。这才是教育的规律,要给予自由与空间。
相反,中国的高校规定教师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详细写出来,交上去,估计是供检查。但一个可笑的情况是,国庆节的法定假期刚好碰到休息,于是学校下个红头文件,特意说明“因法定假日停上的课程,学校不安排也不要求补课”,看明白了吗,也就是说,学校管理者内心也清楚一件事实:一个学期16周课,少一次、多一次本质上是无所谓的。也就是说,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有弹性的,那既然有弹性,当初的细化到每节课的教学计划书还有个屁用!
结论:大家都在混,所以可预见的未来改变的可能不大,大家都有怨言,大家都不愿意自己改变。
这些话说出来,真心地丢人,丢中国的人,丢中国教育的人。
3、借用市场需求力量的机会
既然教师主动改变的可能性不大,于是就想到了被动让你改,即你们思考的“让市场需求的力量倒逼学校、教师的改变”。
对这个问题,我的意见是:逻辑上正确,现实里,高校仍然无机会。
中国管理教育市场的整体情况是:需求强劲,供给不足。
不是通过企业调研,来唤醒他们的需求,进而去倒逼学校去适应与改变。现实情况是,现在就有非常旺盛的培训需求。
尽管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对如何“学习”的理解还非常肤浅,我把它称为“行业成熟度”非常低,但这与培训需要并不矛盾。需求是现实的,且是强劲的。
那么,如此强劲的市场化需求,究竟影响或改变了谁呢?
答案是:国内的培训机构。
在如何提供管理教育的产品方面,简单讲,就是如何给企业管理者做培训方面,培训机构远远走在高校前面,尽管期间水平参差不齐。但整体上,近些年,中国教育培训机构的水平有非常大的提升,加上网络时代信息交流的顺畅,中国培训界的能力离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近。
市场化的机会没有留给高校,或者说,高校对此无动于衷。为什么呢?因为本质上高校还是活在体制里,他们活在资源的争夺上。例如,一所大学能否办EMBA、MBA这是需要审批的,既然资源稀缺就不怕没市场。垄断必然腐朽,教育仍如此。具体以EMBA为例见下节。
4、EMBA项目仍非市场化
昨天沟通中,Jim也花了些时间,去讲他们如何争取到大客户的订单,你也讲到长江、中欧、北大、清华等,他们在EMBA市场上也在努力去厮杀、去竞争,还要面临国际名校的竞争。
这是事实。
但我的判断是:这种竞争局面的要害不在教学,而在“做广告”,一方面是品牌力量,人民大学再怎么叫也没有哈佛商学院牛;另一方面是卖点,如什么大人物能来,能让你去哪哪儿;还有一个关键点是,怎么打通关系。
昨天Jim对关系有很大的兴趣,可就此再补充。
例如,中粮集团究竟是选择长江,还是中欧,还是北大、还是清华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影响选择的尽管有大学“路演”因素,但可能一个小因素就足够让你改变。如,本来你希望去长江,但你的一个好朋友恰好读了中欧,或者某位部长级官员说中欧不错。就这么简单。
所以,我说EMBA还非常不市场化。
昨天听到你与重庆大学沟通,最后一件事儿是,希望重庆大学向领导提一下政法大学商学院的院长,可能他们相熟,这对学校领导亲自出面接待你与Jim非常重要。这就是中国式“关系”。
本质上,不在于你们去访谈这件事本身有多么重要,而更在于是谁推荐了这件事儿。
EMBA项目的选择基本上也是如此。
5、可能的研究题目
那么,接下来能做些什么呢?
我仍坚持自己的看法:如果是为了得到中国企业对管理培训真实的需求,那么,我非常不赞同你们去调研中国的企业。
因为,一来,这种调研根本不需要你们这么高端的人士投入,中国目前的培训机构已经有这种能力,尽管有这种能力的机构不多,但总比你们一个团队要多;二来,得出了结论,如何去解决,或者说谁去提供这些服务,还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培训机构,而不是高校,高校仍然无动于衷。
如果去调研中国企业,并且与培训或教育相关,我个人觉得可能的研究题目是:建立一种通用的分析模型,以帮助企业自己确定应该从培训上做哪些努力。
例如:根据所在行业、成长阶段、企业成立年数、竞争程度,等等,就能主观上知道我需要重视哪些培训了。再具体些,当一代创业者创立企业20年了,当他的下一代已经长大了,这时,就必须考虑接班人问题了,而接班人是需要准备的,包括培训学习与实践。
当然,这期间的影响因素非常多,可能也难以把握,或课题太大。
回到我们能做什么,擅长什么上来,还是案例教学。
所以,我昨天又次提到上次见面的建立:你们要搞一本书或做一件事,通过白描的方式,让中国教师清楚毅伟的案例课究竟是怎么上的。
昨天我也提到了MOOC,但感觉你与Jim完全没明白我的意思,也没时间解释了,所以,在这里写一写。见下节。
6、我所指的MOOC:毅伟案例教学方法的网络化
我不是要探讨MOOC与面对面教学哪个好,我的意思是希望你们做的“毅伟案例教学的一堂课”的最终结果,不是一本书,也不是一个视频,也不是一个带有说明性的东西。
我是非常期待你们把它做成一门MOOC课程,借助网络化,来让更多的教师受益。
读上述的三本书或许困难,但MOOC或可汗学院的模式是相对轻松的。
先要把课程录下来,然后解剖,从让人如何去理解案例教学的角度,从基于网络化的学习角度,从交互以提高学习者的关注度的角度,去将这个有“价值”的方法,分享给更多的人。
如果做得好,毅伟商学院可以颁发“课程证书”,再通过一些运作,让更多的中国教师去学习。
之前,我是说你们写一本小书,非常简单直观地把真实、原汁原味的毅伟的案例课程呈现出来。现在,我是希望能达到更好的价值。
当然,这一切得由你们决定。
别的也不多说了,要说可能一天一夜也说不完。
谢谢Jim,谢谢你,谢谢你们的研究,谢谢你们对中国管理教育的努力与思考。
尽管Jim没有直说,但我心里清楚,中国的管理教育太烂了,这是事实。
但也要让Jim知道,在中国,还是有一些教师在努力地思考与寻求突破,只要梦想在,努力就在,幸福就在。
祝你们后续工作顺利!
向Jim这个教育前辈致敬!
谭子(Tanzi)
2014-10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