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盘培训,沙盘模拟,行动学习
咨询热线:QQ:1103900191;电话:13601296979
首页 >> 思蒙观点
关于我们 >>

详细

谭俊峰|读书讲究慢功夫:对读书会的一点冷思考

来源:谭俊峰 更新日期:2016-11-12 点击数:1648次 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

文 / 谭俊峰

    近期,线上线下常见朋友们谈及读书会的话题,尤其是手机APP式的读书会,很受触动。

    开卷有益,我支持并赞同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与读书会,这没有问题。

    只是在你踏上读书旅程之后,还需要去认真自问一下:为什么要读书?

    为什么读书将直接影响到你读书的方式、内容的选择及心得的应用,这非常重要。

    尽管个体差异会带来阅读差异,但唯一共同之处便是都必须面对“为什么要读书”。

    读书的目的不同、追求不同,读书的方式自然就会不同,读书是分层次的。

    简单讲,读书可划分出三个层次:

    层次一:听说了、知道了;层次二:理解了、明白了;层次三:感受了、融化了。

    读书的三个层次本身并无高低贵贱,也非泾渭分明,一个人面对不同主题、不同情境或在不同时间,会处于不同的层次,三层次同时并存也属正常,这不足为奇。

    越是高层次,越需花时间,这是规律。快餐可以可口,但却难谈得上品尝美食。

    读书也是一样,你真正感兴趣的内容,一定要真正去阅读,慢慢去品尝。

    回到如今十分流行的手机APP式的各类读书会,我认为它更适合解决第一层次的需求。

    一年少则五六十本,多达上百本,这种阅读量对一般人而言,不太可能做到精读。

    对于一个主动阅读且有明确阅读方向、阅读计划的人,“听书”绝对不是一个好方法,尽管兼听则明,尽管“听书”也有其价值,但它却难以提升读书的层次。

    一句话:你不要把下载的“读书会”当成个人读书的全部,它仅仅是一种有益的补充。

    “听书”式的读书会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:其一是书目的选择;其二是观点的灌输。

    对于“书目的选择”无需多废笔墨,一看便知。手机APP式读书会中的读者多是被动的,因而难以解决发自内心的“惑”,只能得来未知的“无”。

    它解决了“知道有这么一本书”,进而显得“知识渊博”,仅此而已。

    重点是“观点的灌输”,对于读书人而言,这是非常可怕的,需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    当下的许多读书会,更像是一场场观点发布会,只是借书抒情、借书明义。了解他人的看法与评论对于交流而言尽管非常重要,但大前提是你得先有你自己的认知、好恶与观点。

    如在“听书”之前,你一无所知,又缺少心理准备,那很可怕,极容易跑偏。要知道,读书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辨力与感悟力,而非人云亦云。

    我曾参加过多次读书交流活动,无论名字是叫沙龙,还是分享会,或是更具互联网味道的读书咖啡。

    对于各类读书活动,我的基本要求是:参会之前,你必须认真地阅读过这本书。

    如果有人说“我平时没时间,参加读书会就是来读书的。”那我要告诉你,这并不是读书。

    可以肯定,听书无法有效提升个人的知识深度与精神境界。

    还是那句话:听书之外,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阅读计划,尤其是慢读书、精读书,既可由点及面,亦可由面至点。至于真阅读的具体方法,太多太多,非本文话题。

    只能举个例子,找一本书,感受一下“阅读”的过程:路遥的代表作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
    注意,这里没有“观点”,只有“过程”。

    第一,买套《平凡的世界》的书,读一遍,再读一遍。

    第二,买套《平凡的世界》电视剧的盘,看一遍,再看一遍。

    第三,下载《平凡的世界》广播剧的录音,听一遍,再听一遍。

    在此阅读的过程中,你需细细品味原作者、电视剧导演、广播剧播音者,是如何把同一个人物、同一个场景、同一个情感,用不同的表达手段呈现到你面前,并让你为之感动。

    比如,故事中的孙少平与郝红梅在破旧的学校操场,都因穷而拖到最后才去打饭,进而相见的那一幕,他们是如何去呈现的、渲染的,文字的也好,音频、视频的也罢,对你又有何启发,你又是怎么思考、感动与感悟的。

    总结一下,听书有用,但非全部,欧了!

联系我们 | 加入思蒙 | 中心邮箱 | 学友之家 | 网站地图 | 返回首页 本站推荐:沙盘模拟培训
Copyright @ 2010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by 谭俊峰
邮箱:tanjunfeng@sina.com  电话:13601296979   QQ:1103900191
友情链接:谭俊峰的博客 | 谭俊峰的微博     备案/许可证编号:京ICP备13013316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