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俊峰|理性与爱首先用于拯救,而非推责
文 / 谭俊峰
中关村二小“霸凌”事件发生已有时日,涉事各方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,至今未见分晓。
依我之见,目前此事的处理并未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大人们的理性与爱应该首先用于拯救,而非推责。
让孩子回来,让孩子尽快地回来,让孩子易于接受地尽快地回来,才是事件的核心。
只要孩子晚一天回到教室,对孩子的伤害只会加重,修复孩子受伤的心理就更难,这与孰是孰非无关,也与“玩笑”“霸凌”无关。
我想,孩子心里的感受,就是受了委曲,受了欺负,没了面子,心理上会留下重重压力与阴影。
如何集大人们全部的理性与爱,去帮助孩子,去拯救孩子,才是当下重中之重。
我既不站在受伤害家长一方,也不站在起事家长一方,更不站在学校一方,不是没态度,而是没时间,当下最要紧的是拯救孩子。
正因为我们是成人,正因为我们有理性和爱,所以我才相信拯救孩子的办法不只最终定责才能解决这一条路。
恕我直言,“孰是孰非”、“定责”意识只有在成人们的心里才更强烈。
我并不是回避从小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的重要性,只是想表达若要等最终定责了才算合理地拯救孩子,那就为时太晚了。
在我看来,此时校方最需要做的不是下定义,更不是做判断,而是尽快协调各方去共同思考、策划一个方案,如何能让孩子更好地回归。
或许有人会问:双方家长正在气头上,都在顶着牛,如果不给出个满意的结论,双方怎么可能坐下来商讨方案呢。
说得没错,这正是校方存在的价值和理由,也正因此我们才需要教育,才需要一个有温度、有智慧、有担当、有爱的教育。
受到伤害的孩子最值得我们关注与拯救,而起事的孩子此时也需要正确疏导,该批评批评,该教育教育,该关爱关爱。
我猜想,现在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觉得怪怪的,都觉得出了件大事儿。这是个挑战,也是个机遇,如果处理得当,就会让所有孩子得到正向而有意义的一次教育。
因为我们是成年人,因为我们比孩子有理性,所以,我们要尽快用智慧去化解矛盾。
比如,围绕如何让受伤害的孩子回来,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孩子自身特点或长处入手。假如这个孩子擅长踢足球,我们就可以马上策划一场班级足球比赛。
尽管足球比赛是我们专门为此事所策划的,但对于全校的孩子而言,要做到如同本学期学校整体计划中早就列有的重大校园活动一样。
同时在班级做好比赛动员,调动好气氛,并特别地组建班级的足球队,然后,以训练的名义让足球队在校外某个场地,先与受到伤害的这位同学会面。这是一种情绪缓冲。
还可以考虑或策划更多的细节,包括如何创造情境让涉事双方的同学会面。总之,在做足功课后,在做足缓冲动作后,再让这个孩子尽量自然尽量易于接受地回到班级。
我相信,只要我们用心、用爱、用理性,就一定能想出更美妙的解决方案。
所有人,包括全校的老师与孩子,这都是件极有意义的一事儿。
而这,才是当下的核心。
我想,看到孩子正常地回归学校,回归班级,一定也是孩子家长所关心的。
至于事件的定责,孰是孰非,等拯救完了孩子,回头才是大人们的事儿,并且还要尽量不影响孩子。
现在处理此事件的情形并不在正确的道路上,不仅双方顶着牛,学校也在逃避责任,公众的热议更多见情绪化,这不是一个理性社会的优选解。
此时,我想说说另外一个情境下的心态与心境,或许对解决此事能有所帮助。
我们生了孩子,第一个想到的是啥?当然是健康。
如果出生的孩子真的不幸得了什么病或哪里不健全,做父母的多么期待“我的孩子只要能健康正常就行,不求优秀,也不求考上清华北大,更不求未来出人头地,只要健康。”
当孩子一切正常,一切健康后,我们又多么希望孩子能长得漂亮,学得出色。如果哪一天孩子遇到场大灾难,做父母的才又回到本源,多么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就好。
所以,影响理性的是我们的贪心与欲望。
说句不该说的话:真正在意“责任”与“面子”的,是我们大人,而非孩子。
此刻,孩子是无助的,需要被紧急拯救。
班主任老师也是无助的,她谁都得罪不起,现有教育体制下,小学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弱势群体,权责利高度失衡。
当然,讨论教育体制机制,讨论教育的责任与意识,并非此文议题,更不是解决此事的重点。
校领导与双方家长,才是解决此事的急先锋,只有他们调整好心态,生出智慧与慈悲之心,孩子才能尽早得救,只不过,他们不要走错了方向。
再说一句:孩子,想想孩子,这才是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