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
很荣幸有机会被邀请参加今天的“管理读书沙龙”,与这么多爱读书、爱管理的朋友们共同阅读、分享、交流、进步,“三人行,必有吾师”,收获不小。
刘总让我最后来点评一下,点评实在不敢,因为阅读方法各有所好,读书心得各有不同。刚才每个人的分享都非常精彩,非常棒,我真实的感受是八个字: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,真的是收获满满,很给力,给各位点赞!
就今天阅读的管理主题、书目内容、作者背景、知识逻辑、现实启迪,大家都讲了很多,视野独到,深度广度俱佳,PPT图片也做得漂亮,我真的学到了不少,实在没什么可补充的。
但最后总要说点什么,不然结尾有点光秃秃的感觉。所以,我想还是回到读书本身,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方法,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,名字也是我取的,叫“跳跃式阅读法”。
所谓跳跃式阅读法,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理解,就是读书过程中前后跳来跳去,而不按目录章节的自然顺序阅读。如再把思路扩大一点,可能在不同书目之间,甚至是在不同领域的书目之间,比如管理学的、心理学的、社会学的、文学的著作之间,甚至是在不同的作品形式之间,比如小说、电影、戏剧、音乐等,在此间跳来跳去,有选择、有重点地或阅读或观看或倾听。
我想各位在读书中,都会或多或少有过这种体验,这里我把它特别拿出来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来分享,是想说明我们要把跳跃式阅读从那种无意识的、偶然行为,转向一种有意识的阅读习惯。
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简单,它是以思考力为基础的,本质上是在阅读中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。
请大家注意,跳跃式阅读法的跳来跳去、翻来翻去,只是一种阅读的表象,其核心在于阅读者始终掌控着读书进程,即掌握着思维的主动权。
我们如何能做到牵引思维的主动权呢?落脚点在于阅读者心中始终要有清晰的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由此才能纲举目张。
跳跃式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、主动思维、主动探索的过程,它不是以某一本书或某几本书为核心,而是以某个问题为核心、为导向。它既是一种阅读方法,也是一种研究手段,是目标取向不同的一种阅读。
近一两年,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,出现了大量新形态的“知识产品”,如大家熟悉的罗辑思维、樊登读书会等,还有大量的公众号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。
整体上,我是赞同并支持这类产品或活动的,它们对认知的普及、阅读的兴趣、知识的传播都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。所谓开卷有益,能让人们翻开书、爱倾听、动脑筋,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。
如果它又能获得商业运营上的成功,那就非常了不起了。
樊登读书会的樊登,绝对值得敬佩和学习,我知道他是《管理学家》杂志的执行主编,他能把读书会这种形式的产品做得如此成功,影响力如此之大,非常了不起。
罗辑思维的罗胖子也是如此,尽管对他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大,但存在就有其合理性。不管到啥时候,社会上总有些人的头脑需要被开发、被灌输、被启迪,这就是存在价值。再说人家没花纳税人的一分钱,做成了带有教育意义的事儿,多不容易。
罗辑思维的脱不花,十几年前我们有过合作,一起去蒙牛谈咨询项目,那时没觉得她怎么样。今天我同样认为她的理论深度和知识逻辑也不怎么样,但她能把事儿做成,这就是一种能力,就是一种水平,所以她成了总经理,成了罗辑思维的CEO,我还是个大学老师。虽然价值取向不同,但人家能把经营搞得不错,价值还是应该肯定,学术另当别论。
术业有专攻,这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创造价值,那就不得了。
谈读书、谈管理、谈思考,我还是有点心得,所以今天被请到这里来吹牛,吹牛也有价值,只要吹对地方。
我跟大家分享“跳跃式阅读法”,是希望我们不要仅仅满足外灌式阅读,尤其是那些思想倾倒率大的读书产品,我们不能总嚼别人吃过的馍,我们要学会自己品尝,要学会吸收之后的融化,融化之后的激发,主动地、创造性地、以我为主地阅读与求知。
跳跃式阅读法就是达成这种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,很值得大家参考借鉴。
跳跃式阅读法究竟要怎么做呢?其实没啥高深的东西,本质上它属实践范畴,而非理论范畴,说出来极其朴素。具体到每个人的实践,它是高度个性化的,因为引导跳跃的主线总是在每个人的脑子里。
下面我用三个实例描述一下“跳跃式阅读法”,我讲完了,你就知道了,回去有意识地实践,自然就内化了,就掌握了,就是你的了。
谈三个例子:
第一个例子,只有一本书,王小慧的《我的视觉日记》,它是从后往前跳跃的。
第二个例子,是上中下册一套书,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它是在不同元素间跳来跳去,广播的、电视的、书籍的。
第三个例子,是一堆书,都是关于职业教育的,是我近期在研究的一个领域,明年准备在这上面搞点事儿,就顺手拿来分享,更自然、更有鲜活感。
时间有限,只能点到为止。
先说王小慧的《我的视觉日记》。
这本书有种回忆加传记的味道,摄影是王小慧的专业,也是她呈现艺术的一种方式,用视觉来写日记并追忆过往经历,就成了这本书。
我在读书的过程中,读着读着突然从后往前读,一口气、一晚上,不敢停下,不愿停歇,直到天亮前,终于读完了。然后,深深吸了口气,靠在床头,发呆许久,全无睡意,很安详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是什么因素或问题导致我突然从后往前读呢?因为一个人——俞霖,王小慧的丈夫。我读着读着突然预感到他遭遇到了不幸并永远地离开了小慧。于是,为了找答案,便从后往前一章一节地一路狂追。
说来也怪,王小慧在俞霖死后的各章节里,居然没有一句明确的话说他死了,你说让人着急不着急,越急越想知道答案,越想知道答案就越急,所以肯定睡不着,带着内心的焦虑、忐忑、纠结、不安,一路狂追。
具体细节不多说了,当时写了篇读后感《夜追俞霖》,回头找来发到微信群里,有兴趣可以看。
我想说的重点是阅读不能只简单地读、顺序地读、被动地读,而要学会自己把控进程,有目的的跳来跳去,这就是跳跃式阅读。
再说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,茅盾文学奖作品,写得好是肯定的,无需多言。
我想说的是如何用跳跃式阅读法,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。
读小说有多种层次,最简单的是读完了知道它写了个什么故事,爱恨别离。
再深入一点儿,入情入戏,感受悲欢离合,“多情却似总无情,唯觉樽前笑不成。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”
再进一步,就可以从多角度品味作品的艺术性,这才是我举此例的跳跃之处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本是一本书,但也有由李野墨播讲的广播剧,还有毛卫宁导演的同名电视剧,既可看,又可听,艺术形式多,跳跃就有条件了。
比如读书过后,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:这么一个宏大故事,作者是如何切入的?如果由你来重写,你的开篇将如何写,然后翻看原著,对照与思考。
再接着,可以跳跃到广播剧。在收听前,思考同样的问题,播讲人该如何切入这个故事呢?又如何用声音去展现和吸引呢?
再接下来,你一定猜到了,电视剧又是如何开篇的,第一个切入的镜头是什么场景、什么角度。如果你还有兴致,完全可以找一本写导演学的书、写编剧的书,跳跃过去看看,诸如此类。跳跃是一种享受,如长袖善舞,学会了,真的很美妙。
最后说说职业教育的事儿,涉及一堆书,在多本书中跳来跳去。
用跳跃式阅读法,你会发现书越读越多,越读越厚,没完没了,没个止境。
我是职业院校的老师,当然要研究职业教育,可从哪儿入手呢?
我的经验是:管它呢!先随便抓几本,先看目录,哪儿有兴趣翻开便读,感觉无味了,随时终止,跳回来再找。
跳跃归跳跃,我心中的目标始终是非常明确的:就是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,模式、体系、方法、工具,以及目前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现状。
我先是随便翻了三本书: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》、《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》、《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》,之所以翻看这三本书,是因为书是现成的,不用买,都是参加学校培训时统一发放的。
简单看了看,很多内容没啥意义,说了一堆正确的费话,偶然有些有用的话,有些启发和思考,但结论或判断我并不认同。
三本书都没有通读,也没有一章被完整地阅读,就这样跳来跳去,但很快便有了新发现:徐国庆这个作者不错!他的很多判断与想法,跟我内心的好多感觉很相应。
于是开始了第一次重大跳跃,放下书,立马上网查“徐国庆”。一查,果不其然,华东师大的教授、博导,专攻职业教育研究,和我同龄,这就是差距。
接下来,查他写的书和发表过的文章,就跳到了另一本书《职业教育课程、教学与教师》,这本书是2016年出版的,想必能代表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思想。
买书的过程就不详述了,其实如何挑书、选书也是一门学问,有时间再跟大家分享。
《职业教育课程、教学与教师》这本书我决定是要通读的,这是读完前言后的一种感觉,我知道这本书选对了,但我仍然采用跳跃式阅读法。
如书名所写,作者从课程、教学、教师三大领域展开论述,每一领域又分成多章,这是书的基本框架结构。
在阅读第一章的过程中,我的观点便与作者有了分歧,我认为作者的结论只对了一半,具体不展开讲了,这涉及到职业教育领域的太多理论、现状及认识等。
我的基本判断是作者仍站在教育学家的立场和角度,对职业教育进行分析,在这个角度上,他算是顶级高手了,但正因如此才有局限。其实,还有另外一个立场和角度,那就是站在实践者的角度,即教师的角度。这里实在没办法把我的逻辑推理过程讲清楚,整体而言,有点像管理学和管理实践者的关系。
总之,我的结论和基本判断与徐国庆教授不同,我不认为课程体系那么紧急与必要,也不认为项目教学法多么高深和好用。我更看重一线的教师,这才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落脚点。
因为我的关注点在教师,所以马上跳跃到书中专门论述教师的章节,即这本书的第十章、第十一章、第十二章,想看看就教师这个切入点,作者有哪些高论。
这期间的过程和结论,以及判断的逻辑就没法具体分享了。再接下来,就是在多本书间跳跃,每读一本书也是在各章节间跳跃。
总结一下,以“徐国庆”为切入点,找到由他著的另一本书《职业教育课程论》,以及由他主译的德国人克劳斯•贝克写的书《职业教育教与学》。再进而顺藤摸瓜,又找到“职业教育经典译丛”同套丛书的另一本《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》。再接下来,又盯住两本书《课堂教学方法-理论篇》、《课堂教学方法-实践篇》,作者也都是德国人。
目前这些书还都没有通读完,但每一本书已经都被我跳跃过了,经过几次跳跃式阅读,我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阅读路径和轻重缓急。
其实在跳跃式阅读过程中,还有许多同步动作,或可称为副产品,比如:哪些焦点成为后续的研究重点、自己有哪些核心假设与判断、有哪些题目值得写一写,等等等等。
以上就是我亲身体验过的跳跃式阅读法的三个例子,供大家体会。
法无定法,各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调整、修正,形成自己用着顺手的一套独门秘器。
最后,祝大家好运!阅读快乐!再次谢谢大家的倾听!